如果当时赫鲁晓夫找一个更好的翻译,历史是否会改写?

Linda Huang

翻译就像是无声的语言服务员,只有在打翻餐车的时候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。这有时候只是些小失误——比如把原作者的散文翻得很蹩脚,引来书评人一番尖酸批评。

但历史上不乏带来严重后果的误译——错译,有意为之或就是错误理解原文。翻译这份工作通常需要无休止地翻看书本或浏览电脑屏幕,因此,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,这份工作也是有害的。

尼基塔·谢尔盖耶维奇·赫鲁晓夫 (1894 – 1871)

尼基塔·赫鲁晓夫1956年那句臭名昭著的话——“我们将埋葬你们”——开启了冷战最危险的阶段之一,在这个阶段,大家一会猜疑一会信誓旦旦地认为两边都要出击毁掉另一边。但后来才发现这并不是他的原话,反正不是他的俄语原话。赫鲁晓夫说的其实是“我们的体制会活得比你们的久”—— 这话最多也就是过早的自满,但是相对于他的口译员给大部分美国人传达的误译,所蕴含的敌意要小的多。

第33任美国总统 哈里·S·杜鲁门 (1884 – 1972)

1945年7月,同盟军对日本下达最后通牒,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作出回应,几天后,广岛被投掷原子弹,而这个回应传递到哈里·杜鲁门耳中的意思是“不予理睬”(日文“黙殺”),而它的原 意其实是“不予置评。我们需要更多时间。”日本没有再争取到更多时间。

铃木贯太郎 (1868-1948) Photo via: Gettyimage

如果美国情报部门在9月10号截获的阿拉伯语信息能够在12号之前分析处理,那么911号事件以及此后发生的所有事件很有可能避免——这不是误译的问题,而是人手紧缺造成的,但不管怎么说,是翻译问题。

这些都是近代出现的事例,但误译的案例追溯到古代。被称为史上被翻译最多语言的《圣经》,不仅引发了历时最长的有关翻译的争论,包括针对忠诚(fidelity)和幸福(felicity)的 无休止的争辩,也产生了一些显著的错误。

耶柔米(Jerome)——译员的守护神,将《圣经》翻译成拉丁文时,引入了一个双关,而这个双关创造了基督教图像中其中一个最有影响力的符号。他将知善恶树(拉丁文中邪恶一词是malus)变成多棵苹果树(拉丁文中苹果一词是malum)(译注:因拉丁文中邪恶的词malus与苹果树malum近似,翻译就将malus写成了malum)。没错,在耶柔米(Jerome)的时代,“malum”一词也可以指任何水果:比如,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的天顶上画的蛇就盘旋在一棵无花果树上。但在16世纪,阿尔布雷希特·丢勒和大·卢卡斯·克拉纳赫都沿用了耶柔米 (Jerome)的翻译,把亚当和夏娃画在苹果树旁边,莱果树清晰可见,画作声名远播。而到 了下一个世纪,约翰·弥尔顿写道夏娃的“强烈欲望……/要品尝那些漂亮的苹果”,他将我们今天熟知的宝石红的苹果具象化。

当然,“误译”通常是旁观者眼中的“误译”,而它的后果——轻则引起理念之争,重则引来杀身之祸。16世纪的学者威廉·廷代尔因为私自将《新约》翻译成英文而被神职人员视为异端,最后被处以绞刑。不久后,法国印刷商和学者艾蒂安·多莱(Étienne Dolet)因为翻译柏拉图而被视为异教,最后被悬挂焚烧在刑柱上。

最近的事件,美国《军队期刊》(Armed Forces Journal)在2011年报道,“伊拉克的口译员 在战场上死亡的概率比美国派遣士兵和国际部队高了10倍。”或许,拓展一下一个古老的意大 利语双关,“翻译员就是判徒”(意语翻译员tradutttore和判徒traditore的发音和拼写相近),无 论是这些口译员效力的部队,还是接收他们信息的敌人,都不完全相信他们的话。

因翻译引起的其中一起最恶劣的杀人事件是1991年萨尔曼·拉什迪《撒旦诗篇》的日语翻译五十岚一的谋杀。让五十岚先生的谋杀更可憎的是,它背后的原因,至少是部分原因,是翻译错误,这个错话甚至都不是他造成的。

“撒旦诗篇”这个词是19世纪的英国东方学者创造的,指代的是《古兰经》中被禁的一篇或多篇 诗句,据称,因为这些诗句是由撒旦说出来的,因此先知穆罕默德拒绝承认。但是,对于这些诗句,穆斯林世界却有不一样的说法,因此,当拉什迪先生的这部小说的阿拉伯语翻译按字面翻译书名时,使书名听上去像是《古兰经》本身是撒旦指示的。穆斯林眼中的亵渎并非作者本意,但却引发了国际纷争,拉什迪先生被迫过上了隐居生活,五十岚先生被刺杀,该书的意语翻译卡普里奥罗(Ettore Capriolo)逃过一劫。

现在,误译的危害又出现了新的形式。如何将唐纳德·特朗普那些随意组织的陈述传达给全球听众?总统先生那些随意使用的本土习语,零散的句法和前后不连贯的陈述对英语母语者来说已经够难懂了,可以想象外国听众理解起来有多难:到底该怎么翻译“braggadocious”?(译 注:特朗普原意想表达“吹嘘炫耀”,但英文中并没有这个词,brag指吹嘘,特朗谱自己把它变成形容词。

美国总统 唐纳德·特朗普

特朗普先生的推特更新非常快,非常频繁,引发了大量民间翻译版本同样快速的病毒式传播, 但这其中,却少有人思考国际听众会如何解读他的话。他说的有关其他领导人的煽动性言论只 会让问题更严重。正如《波士顿环球报》的一篇文章指出的那样,鉴于特朗普先生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“措辞都很善变”,两人之间的交谈将是一个潜在的沟通误解的重灾区。不难想象今后可能出现像赫鲁晓夫的“我们将埋葬你们”和铃木的“不予理睬”这一量级的灾难,而它的后果将更猛烈。

朝鲜最高领导人 金正恩